找到相关内容42299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响应

    阿含经》的原始佛法和早期大乘思想来直显佛陀本怀,用以批判地检视「佛教思想发展中,由法而的始终历程」,[2] 批判佛教思想发展史之中可能出现的违反于缘起与空的根本法义的偏差,也从而建立人间佛教的思想...)。  [2] 印顺法师说:「『佛法』从缘起入门,『初期大乘』是直显诸法的本性寂灭。诸法本性是无二无别、无着无碍的,在『』的怀念中,传出一切众生有如来(胎)藏,我,自性清净心的『后期大乘』...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574060.html
  • 佛教心理学——“缘起模型”初探

    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地」[注23]。《六祖檀经》〈机缘品〉云:「五八六七果因转。」唯识论则更详细言之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是认为从事于胜义思惟之禅观修持,就能达到果之圆满。「妙观察智」...工夫论的层面,从而「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地」[注49],从「见闻缘」到「地」,从诠释学的治疗学的「知觉」到终极意义的「解释」,是当下超然顿显的「三身」和「四智」的「把握和理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5.html
  • 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发,即应当区分影像极微与本质极微。影像极微为第六识所缘,本质极微如果存在的话,应为第八识所缘。第八识所缘中有器界相,如认为第八识所缘之器界相是由极微展转聚合而成,或菩萨可以...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974082.html
  • 宗萨亲波切著:造作与无常(2)

    个典型的怀疑论者。他特别喜欢找机会引述佛经,教导人要分析所说的话,而不是照单全收。才过了几年,现在的他却是一位知名通灵人的虔诚弟子。这位极端怀疑者,现在会坐在他歌唱的上师面前,泪水决堤般流下,全身...无常的。拿怀疑论来当例子。有一位加拿大人,他曾经是个典型的怀疑论者。他特别喜欢找机会引述佛经,教导人要分析所说的话,而不是照单全收。才过了几年,现在的他却是一位知名通灵人的虔诚弟子。这位极端怀疑者,...

    宗萨亲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3874339.html
  • 区域信仰的本土化与地方信仰的转型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198《赛会》13佛坪杨泗将军庙都督镇民国《 坪县志》卷上《建置志》14隆德杨泗将军庙 民国《隆德县志》卷1《建置》 除修建杨泗将军庙用以祭祀外,陕南有些地区还会在一定的日期举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374432.html
  • 从朱熹鬼神观谈三教辨正问题的儒学理论建构

    ,此一现象的气化流通说即是在打破灵魂轮回说之义,若有轮回,则人死为猪即是,现所见者为人有猪气,这只能说是气化宇宙论之聚生散死之义,而不能为轮回说之证明。总之,阴阳魂魄之散去即是死尽,朱熹反之立场即见...佛教也无从展开真正的讨论。总之,朱熹的鬼神观有助于儒者正面面对人间世界的生死问题及鬼怪问题,但仍算不上是正式讨论道两教涉及它在世界的宇宙论知识问题,因而也就谈不上有真正的价值辨正,因此他的理论的真正...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74839.html
  •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佛经记载,主要有《说睒子经》、《六度集经》卷五《睒道士本生》等[11]。作为佛教艺术题材的睒子本生故事则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云冈石窟第9窟、敦煌莫高窟第428窟、麦积山第127窟等北朝或以前的石窟...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学修行是为离苦得乐。可有趣的是众生并非很愿意脱离苦海。正像我在讲座中说到离苦得乐时,有人就跳能出来反对,说什么人生应该有苦有乐,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又说什么苦乐是相对而言,有苦才有乐。这种论调乍看...因果,道是因,灭是果,由道证灭是觉者的清净因果,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一是以情为本的人生,一是以智为本的人生学就是转迷为悟,转染为净。 佛陀是大医王,专治有情生命中存在的病态,四谛法门的施设是佛陀...

    济群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3375739.html
  • 论唐五代宋元的画僧及其对绘画史之贡献

    固然有许多文人士大夫画家、民间画工、宫廷画师善心向,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佛像、寺院山水画等表现佛家思想的作品,但僧人中也不乏才雄艺术高的画家,为绘画史增色。可是由于历代史家的偏好政治,疏略艺文;偏好儒学...

    思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5777016.html
  • 周昌乐:试论禅宗空论对物理世界的解释能力

    尽之,则知有无回谢于一法,相待而非原;生灭两行于一化,映空而无主。”([17],p.389-390)   因此,在佛教看来,一切法都在刹那生灭变化之中,法法都是迁流变动不居的。于是,桥尸伽读了《说...

    周昌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5277296.html